2014-05-04
“默坐覓詩句,放松聽清泉,橫批:喧囂國際。”這是記者在上海市莘莊地鐵站的公廁上看到的一幅對聯。如今在公共廁所很難聞到臭味了,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濃的文明味。 為留念“國際廁所日”,烏魯木齊城區229座水沖式公廁今日免費敞開。上海市雖未采納相似行動,但在市區的一些公廁上也可見“國際廁所日”的宣傳畫。現代廁所已不是簡略的“出口”之地,而是集視、聽、感觸為一體的舒服場所。 關鍵字一:文學 廁所與文學,聽起來不搭界,其實未必。記者日前在滬上一家環境不錯的餐廳就餐,席間外出尋覓廁所,結果找了一圈也沒找到。結尾在服務員的指引下找到廁所,本來餐廳給廁所起了個十分悅耳并且文學味十足的姓名“聽泉閣”,信任找不到廁所的人也必定不止記者一個人。 “來前百步緊,走后一身松,橫批:松悅身心”、“最適低吟淺唱,不宜濫炸,橫批:講究衛生”、“全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稱臣,人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裙,
橫批:六合正氣”……這些神韻十足的對聯何曾不是一種文學,更有人稱之為“廁所文學”。“來也倉促,去也沖沖”,這恐怕是全國廁所里呈現頻率最高的文字,大約也是“廁所文學”的來源吧。 關鍵字二:環保 在上海地鐵一號線、二號線有些地鐵站,大家能夠看到標示“環保廁所”的移動公廁。只需塞入一元硬幣,廁所門就會主動翻開,如廁結束關門可脫離,整個進程無需工作人員。當然這個廁所的環保之處絕不僅僅如此,據介紹這種廁所要比一般廁所節水、節電90%,更重要的糞就是選用生化處置,環保無污染。 這種環保廁所也被稱之為“生態廁所”,廁所選用了微生物分化和機電一體化技能,能對排泄物進行“辨認”,將其間的有機成分制成有機肥,而液體有些經脫色、除臭、滅菌等凈化手法后,變成潔凈的水,可用來沖刷廁所。這種廁所既節省了名貴的水資源,又減少了污水量排放,以到達循環使用的作用。
|